向“難”而行的四川水發(fā)鐵軍——四川水發(fā)建設有限公司在漢源縣馬烈鄉(xiāng)“7.20”山洪暴雨災害搶險救援記

文章來源:辦公室
閱讀:3329次
發(fā)布日期:2024-07-24
分享網站:

2024年7月17日至18日,雅安市漢源縣持續(xù)強降雨。7月19日下午,漢源縣接連發(fā)布暴雨藍色預警、地質災害黃色預警、山洪災害橙色預警。7月20日凌晨2時30分許,漢源縣馬烈鄉(xiāng)新華村因暴雨突發(fā)山洪災害,當地通信、電力、供水、部分道路、橋梁中斷,致使新華村30余人失聯(lián),1524名群眾受災,40余處房屋、60余公里道路受損。


災情就是命令

20日凌晨4時17分,四川水發(fā)建設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黨支部書記、經理張靜接到漢源縣人民政府的搶險救援請求,張靜立即向總部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應急領導小組第一時間作出工作指示:“要求一分公司立即啟動應急預案,聞令而動、向‘難’而行,全力配合地方黨委政府做好應急搶險救援工作。號召一分公司全體干部職工再次高揚‘不懼艱險、不畏疲勞、無私奉獻、勇挑重擔’四川水利鐵軍精神,精心組織、科學施救,徹底打贏本次搶險救援攻堅戰(zhàn),不負使命,不負重托”,同時要求二、三、四分公司做好增援準備工作。一場搶救生命的緊急救援行動賡即展開。

時間就是生命

一分公司承建著大渡河漢源縣防洪治理工程,項目部距受災點馬烈鄉(xiāng)新華村有32km,具有快速響應的地理條件,但山路坡陡彎急、崎嶇狹窄,正常情況下1個半小時的車程。

接到搶險救援命令的張靜沒有絲毫遲疑,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動員大會不超過15分鐘就組建完成四川水發(fā)應急搶險突擊隊,完成搶險救援組、技術支援組、安全監(jiān)測組、后勤保障組負責人任命,按照公司應急領導小組命令親自擔任突擊隊隊長,不超過30分鐘第一批搶險救援隊員迎著瓢潑的大雨就從項目部駐地整裝出發(fā)。突擊隊先期由68名隊員組成,攜帶8臺重型機械設備,未進入突擊隊的職工做好第二梯隊應急搶險救援準備,確保隨時可以拉動。


冒著暴雨、塌方、斷路等危險,早上6時左右,突擊隊第一批救援力量在一分公司副經理、搶險救援組組長王川的帶領下抵達救援現場并立即展開救援工作,成為漢源縣馬烈鄉(xiāng)“7.20”山洪暴雨災害搶險最早到達的第一支專業(yè)救援隊伍。8時,突擊隊員和重型機械設備即已全部到位。

效率就是使命

在等待先期抵達的安全監(jiān)測組對搶險救援環(huán)境進行安全評估、風險研判的間隙,站在豆腐石斷橋邊的突擊隊隊長張靜看著滿目瘡痍的現場和湍急渾濁的河水,內心焦急而凝重。豆腐石橋位于大溝口小河上,搶通豆腐石斷橋,順利轉移出受災群眾成為當務之急,用最短時間“架橋保通”是突擊隊搶險救援的首戰(zhàn)任務。搶險救援組組長王川立即開始組織實施,挖掘機疏通斷橋上下游河道,后勤保障組長張顯軍緊急調運架橋所需材料:工字鋼、鋼管、木板等,20日中午即完成人行便橋的搭設,順利打通了轉移大溝口小河左岸受災群眾和傷員的生命通道。首戰(zhàn)的勝利,受到當天蒞臨現場指導工作的四川省水利廳黨組書記、廳長郭亨孝的高度贊譽。

20日,馬烈河疏浚、搭設人行便橋、挖掘機轉移馬烈河左岸受災群眾和傷員、搜救失聯(lián)人員、幫助轉運救災物資等。

豆腐石橋上游約500m就是大溝橋,位于馬烈河上,是一座雙拱石橋,橋洞被山洪沖下的大石塊、樹木、倒塌房屋建筑材料等堵塞,橋右側公路被沖毀約20m,導致馬烈河上游和左岸生命通道受阻。技術支援組組長朱軍帶領技術人員,采取了在疏通大溝橋橋洞的同時,在橋下游采取束水歸槽、大石防護水毀公路基礎,用馬烈河疏浚石渣回填完成水毀公路路基的技術方案。由于措施有力,21日下午3時左右就基本恢復了大溝橋的通行功能,加快了受災群眾和傷員的轉移速度,極大降低了靠機械設備在河中轉移群眾和救援隊員的安全風險,得到當天在現場指導搶險救援工作的公司董事、副總經理、分管應急領導鄒世界的充分肯定。

21日至23日,大溝橋洞疏堵、水毀公路恢復、搶修馬烈村2組道路,持續(xù)馬烈河疏浚、搜救失聯(lián)人員等。

截至23日,四川水發(fā)應急搶險突擊隊先后投入重型機械設備9臺,搶險車輛8臺。累計完成河道疏浚1400m,開挖86700m3;導流堤累計完成680m,填筑34600m3;泥石流大塊石開挖清理13200m3;場地平整2800m2;道路疏通400m;工字鋼人行橋1座。

救災就是責任

這是一支光榮的隊伍,他們曾經參與過“5.12”汶川大地震、“8.13”清平特大泥石流重大搶險救援,有著豐富的應急搶險救援實戰(zhàn)經驗。在任何艱難險阻面前,黨員干部就是一面高揚的旗幟,突擊隊隊長張靜主動兼任黨員先鋒隊隊長,他們顧大局、聽指揮,秉承“生命至上”的救援理念,堅守“川水善建映初心”的初心使命和責任擔當,急受災群眾之所急,黨員先鋒隊員王川牢牢釘在攻堅位置,朱軍的皮膚曬掉了,余桃志、王洪、李大杰等以身作則始終沖鋒在前,挺在最艱苦最危險的一線。青年突擊隊隊員們也不甘落后,操作機械設備沖鋒陷陣,搬運救災物資不畏疲勞,何鈺鵬、陳川、陳銳…,一個個閃光的身影始終不懼艱險、不知疲倦地活躍在馬烈鄉(xiāng)新華村這片剛歷經深重苦難的土地上。

“接下來,我們將嚴格遵照集團和公司黨委搶險救援工作要求,恪守“內斂堅韌、勇毅篤行”的企業(yè)精神,發(fā)揚‘敢戰(zhàn)善戰(zhàn)、連續(xù)作戰(zhàn)’的鐵軍作風,不獲全勝決不收兵”,這是張靜在23日代表突擊隊向公司黨委作出的莊嚴承諾。

截至24日發(fā)稿時,四川水發(fā)應急搶險突擊隊的戰(zhàn)場依舊硝煙彌漫,隊員們的士氣依然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