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川陜革命根據(jù)地紅軍烈士陵園返回后,心情久久難以平靜,一個疑問不停在腦海中閃現(xiàn):到底是什么力量,讓人面對死亡可以如此從容和坦然?是什么力量,讓衣衫襤褸、食不果腹的紅軍將士甘灑熱血、前仆后繼?又是什么力量,讓成千上萬的老百姓踴躍參軍、投身革命?這到底是怎樣一種神奇而偉大的力量?當一頁頁翻開中國共產(chǎn) 黨百年奮斗史,我們有了一個充滿力量的答案:那就是信仰的力量!
信仰就是在你無助的時候給你力量,在你成功的時候讓你自豪,在你茫然的時候為你指明方向,在你挫敗的時候讓你堅強的一種精神寄托和價值追求。正確的信仰就像一盞明燈,給一個國家、民族、人民帶來希望。中國共產(chǎn) 黨自成立之初就將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的信仰,矢志不渝為解放勞苦大眾,實現(xiàn)共產(chǎn)主義而奮斗。正如習 近 平總書記指出:“共產(chǎn) 黨人的信仰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馬克思主義信仰是共產(chǎn) 黨人的命脈和靈魂?!闭且驗樾叛?,在中國共產(chǎn) 黨的領導下,紅軍將士用生命和熱血書寫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英雄史詩,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偉大勝利;正是因為信仰,中國共產(chǎn) 黨人才能超越生死,前仆后繼,覺醒的中國人民才能堅定跟黨走,積極投身革命;正是因為信仰,中國共產(chǎn) 黨才能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發(fā)展壯大為世界第一大政黨,并永葆生機和活力;正是因為信仰,在中國共產(chǎn) 黨帶領下,中華民族以最富史詩意義的壯舉,從“東亞病夫”到“東方巨龍”,從百年沉淪到百年復興,從苦難走向輝煌。
其實,當年黨領導下的紅軍,絕大部分都是窮苦出身,他們大多是大字不識一個的普通農(nóng)民,甚至十幾歲的孩子,他們又知道什么是“主義”,他們最樸實的追求就是沒壓迫、有活路、能生存。當他們看到共產(chǎn) 黨帶領人民鬧翻身,怎不跟著共產(chǎn) 黨走?紅軍又個個吃苦在前、犧牲在前,全心為人民求解放,他們怎不生死相隨。他們參加紅軍后,在黨的培養(yǎng)下才有了馬克思主義信仰,成為堅定的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信仰的力量,讓星星之火燎原。1932年的通江人口23萬,有4.8萬人參加紅軍,10萬多人參加游擊隊、赤衛(wèi)軍、少先隊、兒童團、婦女獨立團等地方武裝和民眾組織,先后有5萬余人為革命獻出了生命。
由此可見,信仰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讓一個人超越自我,實現(xiàn)和提升人生價值,它可以讓一支軍隊攻無不克,所向披靡,它可以讓一個民族堅強站立,永不言棄!
紅軍烈士讓我們肅然起敬,紅軍精神讓我們砥礪前行。信仰是我們的精神之鈣、力量之源。無論過去、現(xiàn)在還是將來,我們都要以信仰的力量作為支撐,以信仰的力量去克服前進道路上的種種艱難險阻,不斷升華我們的理想、升華我們的信念、升華我們的意志,讓我們的生命永遠放射“信仰”的力量,在青春中國書寫新的信仰傳奇。